教您如何看尿常规化验单

  • 来源:
  • 日期:2017-09-27

尿液是机体代谢产生的体液成分之一,颜色一般为淡黄色,pH4.5-8.0。正常成年人每昼夜排出的尿量为1000-2000ml,平均为1500ml。尿的成分中95%-97%为水,3%-5%为溶质。溶质以电解质和非蛋白含氮化合物以尿素最多。尿液成分及含量的变化,不仅能反映泌尿系统病变,而且能反映血液、内分泌、循环等局部或全身病理变化,因此检测结果可为临床疾病诊断、治疗检测及预后判断依据。然而,很多患者看着化验单都感觉像读天书,不明白每个数值的意义。那么,尿常规化验单如何看呢?

一、尿常规化验单之尿液干化学检验项目

(一)pH

【参考范围】平常饮食条件下,随机尿pH为4.5-8.0,晨尿pH为5.5-6.5,平均为6.0,即正常尿液呈现弱酸性。新生儿生后头几天因尿内含尿酸盐较多而呈现强酸性,以后接近中性或者弱酸性,pH多为5-7。

【临床意义】尿液酸碱度可以反映体内酸碱平衡情况和肾脏的调节功能,是临床上诊断呼吸性或酸碱性酸/碱中毒的重要指标。pH减低见于糖尿病、通风、酸中毒、慢性肾小球肾炎等。pH增高见于频繁呕吐、泌尿系统感染、服用重碳酸炎药、碱中毒等。

(二)尿比重

【参考范围】成人:随机尿1.003-1.030;晨尿大于1.020.新生儿:1.002-1.004

【临床意义】高比重尿见于

(三)尿糖

【参考范围】阴性

【临床意义】常用于内分泌性疾病如糖尿病及其他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测、疗效观察等,应与血糖同时监测,以提高准确性。

(四)尿酮体

【参考范围】阴性

【临床意义】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尿酮体有助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早期诊断,并可与低血糖、心脑疾病乳酸中毒或高血糖渗透性糖尿病昏迷相区别。酮症酸中毒时尿酮体阳性,而后者尿酮体一般不增高,但应注意糖尿病酮症者肾功能严重损伤而肾阈值增高时,尿酮体亦可减少,甚至完全消失。

2.非糖尿病性酮症者 如感染性疾病肺炎、伤寒、败血症、结核等发热期,严重腹泻、呕吐、饥饿、禁食过久、全身麻醉后等均可出现酮尿。妊娠妇女常因妊娠反应而呕吐、进食少,以致体脂降解代谢明显增多,发生酮体症而致酮尿。

3.其他 如氯仿、乙醚麻醉后,磷中毒后,尿酮体可出现阳性;服用多胍类降糖药,如盐酸苯乙双胍灵等,由于药物有抑制细胞呼吸的作用,可出现血糖已降,但酮尿阳性的现象;新生儿出现尿酮体强阳性,应怀疑遗传性疾病。

(五)尿蛋白质

【参考范围】阴性

【临床意义】

1.生理性蛋白尿

(1)功能性蛋白尿 常见于机体剧烈运动、发热、低温刺激、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兴奋等。当消除影响后,尿液蛋白质自然消失。功能性蛋白尿一般不超过1+,定量小于0.5g/24h,多见于青少年。

(2)体位性蛋白尿 在直立体位时出现尿蛋白而卧位时消失,且无血尿、高血压、水肿等现象。多见于青少年。

(3)偶然性蛋白尿 由于尿液中混入血液、脓液、粘液、生殖系统分泌物或月经血等,导致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因无肾脏本身的损害,故又称假性蛋白尿。

(4)摄入性蛋白尿 输注成分血浆、清蛋白及其他蛋白制剂,或摄入过多蛋白食品后,尿液蛋白呈阳性。

(5)妊娠性蛋白尿 与机体处于妊娠状态有关,分娩后可消失。

2.病理性蛋白尿

(1)肾小球性蛋白尿 肾小球滤过膜受损后,滤过膜口径增大、断裂或静电屏障减弱,血浆蛋白特别是清蛋白滤出,超出近端肾小管重吸收能力而形成的蛋白尿。若肾小球损伤较重,球蛋白及其他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也可滤出。

(2)肾小管性蛋白尿 肾小管受损后,重吸收能力降低或抑制,出现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为主的蛋白尿。

(3)混合型蛋白尿 病变同时或相继累及肾小球和肾小管而产生的蛋白尿。具有前两种蛋白尿的特点,但各组分所占比例因病变损害部位不同而不一致,也可因损伤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

(六)尿胆红素

【参考范围】阴性

【临床意义】主要用于黄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尿液胆红素阳性见于胆汁淤积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而溶血性黄疸为阴性。

(七)尿胆原

【参考范围】阴性或弱阳性

【临床意义】主要用于黄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不同类型黄疸的鉴别

指标

正常人

溶血性黄疸

肝细胞性黄疸

梗阻性黄疸

尿液颜色

浅黄

深黄

深黄

深黄

尿胆原

1:20阳性

强阳性

阳性

阴性

尿胆素

阴性

阳性

阳性

阴性

胆红素

阴性

阴性

阳性

阳性

(八)尿亚硝酸盐

【参考范围】阴性

【临床意义】主要用于尿路感染的快速筛检。与大肠埃希菌感染的符合相关性很高,阳性结果常表示有细菌存在,但阳性程度不与细菌数量成正比。

(九)尿白细胞

【参考范围】阴性

【临床意义】在各种尿路炎症情况下,尿液中都可能出现白细胞。白细胞的干化学检查可以和其他的检查项目一起对尿液进行过筛检查。

(十)尿红细胞

【参考范围】阴性

【临床意义】

1.尿液中混有0.1%以上的血液时,便呈肉眼血尿的特征,血量在此以下则只能用隐血反应或尿沉渣镜检才能证明。血尿常见于尿路炎症(急性肾炎、肾结石、尿道炎等)、结核、肿瘤,有白细胞时则表示有炎症;蛋白阳性、尿沉渣中有肾上皮细胞、管型等时,应考虑肾炎;特别是有红细胞管型时,是肾实质出血的佐证。

2.血红蛋白尿见于发作性血红蛋白尿症,还见于各种中毒、感染、链球菌败血症、疟疾、灼伤、溶血性输血反应等情况。

(十一)尿维生素C

【参考范围】阴性

【临床意义】

1.尿维生素C排泄量在15-57μmol(3-10mg)每4小时内为正常;大于57μmol(10mg)每4小时为充裕;小于17μmol(3mg)每4小时为不足。

2.尿液维生素C降低,常见于维生素C摄入量不足或坏血病。

3.尿液维生素C长期增高可能与肾结石形成有关。

4.在尿液分析试纸中,维生素C试纸还可以判断尿液中的维生素C对其他测试项目的影响程度。

二、尿常规化验单之尿液有形成分检验项目

(一)红细胞

【参考范围】0-3/HP

【临床意义】正常人尿液中仅有少量红细胞,血尿多为血液红细胞进入尿液所致,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精神过度紧张等情况下,可出现暂时性血尿,但均为一过性的血尿;此外,女性月经期间经血污染尿液形成的血尿无临床意义。病理性血尿主要见于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如炎症、肿瘤、结核、创伤、药物引发肾损伤、移植引发的排斥反应等,此外部分全身其他系统疾病也可见血尿,如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的肾病等。

(二)白细胞

【参考范围】0-5/HP

【临床意义】正常人尿液中可偶然出现几个白细胞,24h排出白细胞<2.0×106个,在剧烈运动或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后可出现一过性白细胞增多。其他多为病理因素增多,主要见于泌尿生殖系统炎症,因病因不同增多的白细胞种类亦有不同:

(1)细菌感染时,多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如急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阴道炎、宫颈炎、附件炎、输尿管炎、肾脓肿,以及泌尿系结石继发感染、泌尿系肿瘤继发感染等。

(2)移植排斥反应出现白细胞增多,多以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为主,此外慢性泌尿道感染亦可见淋巴和单核细胞的增多。

(3)因变态反应所致的白细胞增多,多以嗜酸性细胞增多为主,如药物性急性间质性肾炎,过敏性尿道炎。

部分慢性炎症尿中除出现淋巴和单核细胞增多,有时也可出现浆细胞或组织细胞增多。

(三)上皮细胞

【参考范围】阴性

【临床意义】

(1)肾小管上皮细胞在急性肾小球肾炎时最为多见。成堆出现时,表示肾小管坏死性病变。肾移植后1周内,尿内可发现较多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随后可逐渐减少至恢复正常。当发生排斥反应时,尿中可再度出现成片的肾小管上皮细胞。

(2)移行上皮细胞在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近膀胱段等部位发生炎症、肿瘤时,尿沉渣中较常见。

(3)鳞状上皮细胞在输尿管下部、膀胱、尿道和阴道的表层有炎性病变时,可大量出现。但也可见于女性白带污染的尿标本。

(四) 常见管型

1.透明管型

【参考范围】0-偶见/LP

【临床意义】正常人尿液中偶见这种管型,持续大量出现常见于各种急性肾小球肾小管疾病(如肾炎、肾盂肾炎)、高血压病、心力衰竭等。

2.细胞管型

(1)红细胞管型

【参考范围】阴性

【临床意义】正常人中不存在。可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溶血尿素综合征或血栓性减少性紫癜、过敏性间质性肾炎或紫癜性肾炎等患者。

(2)白细胞管型

【参考范围】阴性

【临床意义】正常人中不存在。出现时表示肾脏间质存在炎症反应,如急性肾盂肾炎、过敏性间质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早期、移植肾发生排斥反应时。

(3)上皮细胞管型

【参考范围】阴性

【临床意义】正常人中不存在。如果尿中出现此种管型则提示急性肾小管坏死、肾脏淀粉样变性、重金属或化学物质中毒、急性肾小球肾炎、肾梗死等情况。

3.颗粒管型

【参考范围】阴性

【临床意义】细颗粒管型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或急性肾小球肾炎后期;粗颗粒管型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或药物、重金属中毒等所致肾小管损伤。

4.蜡样管型

【参考范围】阴性

【临床意义】见于慢性肾炎晚期,肾淀粉样变,慢性肾衰竭。

5.脂肪管型

【参考范围】阴性

【临床意义】见于肾病综合征。

6.宽大管型

【参考范围】阴性

【临床意义】正常尿液中无宽大管型。见于重症肾病、肾衰竭。

7.细菌管型和真菌管型

【参考范围】阴性

【临床意义】正常尿液无细菌或真菌管型。出现细菌管型表明肾脏有病原体感染,常见于肾脏脓毒性疾病;发现真菌管型提示真菌感染,可早期诊断肾脏原发性及播散性真菌感染。

8.结晶管型

【参考范围】阴性

【临床意义】正常尿液无结晶管型。出现结晶管型的临床意义类似相应的结晶尿,多见于代谢性疾病、中毒或药物所致的肾小管内结晶沉积伴急性肾衰竭、隐匿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恶性高血压等。

9.混合管型

【参考范围】阴性

【临床意义】正常尿液无管型。出现混合管型,见于肾小球肾炎反复发作、出血和血管坏死、肾梗死、肾移植后急性排异反应等;也可见于结节性脉管炎、

10.血红蛋白管型

【参考范围】阴性

【临床意义】正常尿液无此管型。可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肾出血、肾充血、急性肾小管坏死、肾移植排斥反应、肾梗死、肾静脉血栓形成、血管内溶血、恶性高血压,亦可见于狼疮性肾炎、亚急性心内膜炎、IgA肾病、肾单位发生梗死等。

11.肌红蛋白管型

【参考范围】阴性

【临床意义】正常尿液无此管型。可见于急性肌肉损伤引起的肌红蛋白尿症和急性肾衰竭等。

12.血小板管型

【参考范围】阴性

【临床意义】正常尿液无此管型。主要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3.胆红素管型

【参考范围】阴性

【临床意义】正常尿液无此管型。见于严重的阻塞性黄疸患者,尿胆红素试验常强阳性,同时可伴有亮氨酸和酪氨酸结晶。

14.空泡变性管型

【参考范围】阴性

【临床意义】多见于重症糖尿病肾病综合征患者尿中。

15.类管型

【参考范围】阴性

【临床意义】

(1)粘液丝 可见于正常尿中,尤其妇女尿液中较多,如大量存在常表示尿道受刺激或有炎症反应。

(2)假管型 加温或加酸后即消失,而真管型不变。

(3)圆柱体 见于急性肾炎、肾血循环障碍或肾受刺激的患者。

三、尿常规化验单之尿液中其他检验项目

1.结晶

【参考范围】阴性

【临床意义】有临床意义的结晶有胆固醇结晶见于肾脏或淋巴系统破坏的患者;亮氨酸结晶见于有大量的组织坏死的疾病如急性肝坏死与急性磷中毒患者尿中,在糖尿病性昏迷、白血病或者伤寒等患者尿液中也可能出现;酪氨酸结晶见于严重肝病患者尿液中等。

2.细菌

【参考范围】阴性

【临床意义】尿液中的细菌主要是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主要见于各种尿路感染或尿液标本的污染。

3.真菌

【参考范围】阴性

【临床意义】近年来,由于临床光谱抗生素、免疫抑制药和激素的广泛应用,真菌引起的泌尿系感染病例逐年增多。

4.寄生虫

【参考范围】阴性

【临床意义】

(1)阴道毛滴虫 多来自女性白带污染,常见于女性尿液中,偶尔也可见于男性尿液中。虫体顶宽尾尖呈倒置梨形,大小为白细胞的2-3倍,虫体顶端有前鞭毛4根,后端有后鞭毛1根,体侧有波动膜。

(2)乳糜尿中可见微丝蚴 丝虫成虫产生的幼虫,虫体长,无色透明,头端钝圆,尾端细尖,活时做蛇形运动。

(3)其他 尿液被粪便污染时,可检出肠道寄生虫和虫卵,如溶组织内阿米巴,蛔虫卵等。

5.脂肪球

【参考范围】阴性

【临床意义】尿沉渣镜检时,有时可以见到脂肪球。镜下脂肪球呈大小不等、圆形、折光性强。尿液脂肪球在肾病患者中最常见。肾病综合征、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盂肾炎、狼疮性肾炎、糖尿性肾病等均可在尿中出现大量脂肪球;有些肾病患者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均恢复正常,但脂肪球仍可检出。

检验科 曹岩

上一条:头发干枯无光泽,一掉一大把怎么办啊?

下一条:影像学检查哪些适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