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日记】“疫”路有你,终会花开

  • 来源:
  • 日期:2022-04-20


战“疫”打响

每天、每时、每刻

都有可爱的白衣天使

在以奉献与责任

谱写医者仁心的赞歌


43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32名医护

星夜出发

奔赴长春

支援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


逆行战“疫” 舍生忘死

让我们共同聆听他们的故事


病人在哪里,医生就该出现在哪里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李剑


49日 临时党支部成立了

疫情就是命令,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一名名党员挺身而出,将鲜红的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大连支援长春医疗队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其中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是第三党小组,我担任党小组组长,带领梁娟、王梅蕊2位党员同志,重温入党誓词,让红色基因永远传承。此外,党小组还有2名积极分子,8名队员主动递交入党申请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我们坚守在抗疫的最前沿,不畏艰险,高呼“共克时艰、抗疫有我”的口号,汇聚了共抗疫情的磅礴力量,彰显了新华人的责任与担当。

党旗飘扬,万众一心,共抗疫情,发挥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真正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410日 病人在哪里,医生就该出现在哪里

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我们医务工作者的身影。

20223月,新冠疫情在长春市卷土重来,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紧急抽调32名医护人员驰援长春市抗疫工作。到达长春后,经过短暂的休整,我们立刻投入到紧张忙碌的抗疫工作中。我目前担任长春市中心医院综合三病区主任,带领大连医疗队与当地的医护人员团结协作,积极开展新冠肺炎救治工作。

虽然只有短短的4天时间,大家又来自不同的医院,但革命般的友谊,让我们合作非常默契。目前病区收治的多是中老年患者,且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尿毒症、肿瘤等基础疾病,病情相对复杂。大家每天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认真查房,详细讨论梳理患者的病情,为每位患者制定治疗方案,同时加强与多学科专家合作。此外,努力安抚患者紧张的情绪,转移注意力,避免过度紧张焦虑,到下班时早已汗流浃背。

虽然很苦很累,但我想说我是一名医生,病人在哪里,我就应该出现在哪里,不管疫情肆虐,不管危险重重!



412  6名患者出院了

时间过得很快,我们大连医疗队进驻长春市中心医院综合三病区已经7天,病区处于满床状态。我作为病区主任,带领着医疗队员积极完成诊断、治疗到护理的整体任务,全力以赴,团结协作,与当地同仁齐心协力,高效有序地开展新冠肺炎救治工作,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

411日,综合三病区首批新冠肺炎轻型患者核酸转阴,6人顺利出院。一位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高兴地说:“感谢你们医生护士的治疗和照顾,给予我战胜病魔的信心。” 这位患者给我们大连医护人员送来感谢信,尽管他戴着口罩,但遮挡不住内心的喜悦。


图为长春市中心医院患者写给大连医疗队的感谢信

看着病人核酸转阴顺利出院,我们医务人员比任何人都高兴,我们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因为这不仅是病人的康复,更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春暖花开,我们终将战胜疫情,期待摘下口罩拥抱阳光的那一天。



新华有爱 长春加油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刘飞霞


4318时,我们接到支援吉林长春的任务,历经3个小时,我们32名医护集结完毕。临行前院领导为我们送行,到达市政府后,市领导为我们举行欢送仪式。1030分,六辆大巴车在警车的护送下离开市政府,一路上看到交警整齐敬礼,路人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内心感到无比自豪,暗暗发誓一定不负使命,早日战胜疫情。


坐了一夜大巴车,次日7时到达长春,看到街道空无一人,了解到我们要接管医院的情况后,我知道这次的任务是多么的艰巨。下车后曲岩护士长忙着为我们办理入住,负责请领物资及发放工作,为了我们的安全,连夜培训,让我们一遍遍的练习穿脱防护服以及在病房中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反复强调做好防护,保护好自己。李剑主任协调医疗方面的相关工作,大家在一起互帮互助,团结友爱。



在这次战疫中我们是很有信心的,待到剿灭新冠,山河无恙,万民徜徉春天的怀抱时,我们32名医护定会平安归,新华有爱,长春加油!


与长春人民一起并肩作战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冷雯



43日 “支援长春,有意向的报名”

得知要支援长春的消息,大家都在群里踊跃报名,当然也不能缺少积极入党的我。当名单确定下来后,匆匆收拾好行李,来不及与家人告别,便赶往医院,做核酸,准备物资。“你们只管打好仗,后勤保障交给我们!”领导们深切的关怀和叮嘱也给我们打了一针强心针,看着院领导为我们准备的物资别提心里有多温暖了。出发前看着护士长那不舍的眼神,不停地叮嘱一定要做好防护,平安回来,一个深深的拥抱也给了我无限的力量。简短的告别后,我们便出发来到了市政府,与这次出征的8家医院的140位医护一起,踏上了抗疫之路。

351DA


44日 到达长春

经过一夜的长途跋涉,早上七点钟左右我们到达了长春,刚刚抵达长春,便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曾经的车水马龙竟被按下了暂停键,马路上空无一人。还未看清眼前的天地,我们便到达了入住的酒店,匆忙收拾好行装,简短的修整后立刻进入培训状态,熟悉环境、考核流程,一个一个一遍一遍的过,一次穿脱防护服就要30多个步骤,培训结束后大家都已精疲力尽,吃过晚饭后便接到第二天就要进入病区的任务,待排班出来后已是深夜。



46日 进入病区

今天是我来到长春的第三天,也是正式进入长春市中心医院开展工作的第一天,正在睡梦中的我被一阵急促的铃声惊醒,打开灯一看是闹铃响了,凌晨230。今天是第一天的工作,绝对不能耽误,简单吃口东西后便和三位队友前去乘车,等车的时候也拍下了凌晨三点的长春。

以前也曾参加过多次核酸采样任务,但真正接触新冠患者却是第一次,又是无孔不入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心理难免会有些紧张,与队友们穿戴好相互检查确认无误后便进入病区,在熟悉环境、物品摆放等等一系列工作流程后,我们结束了第一天的工作。

虽然这一天我们并未开始接收患者,但我们已做好了充足的准备,随时投入战斗与长春人民一起并肩作战。


白衣为甲,为家乡而战!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石金玉


20223月,我的家乡生病了,我的父母和亲人也都被隔离在家中,在大连工作的我,除了每天关注着疫情发展的动态,却无能无力……

然而,4318时,我接到护士长的通知,需要医院派出护士连夜出发支援长春,还在上夜班的我,立刻请缨,回我的家乡支援!等名单确定后,我迅速回家收拾行李,带着医院准备的物资,22:30踏上了支援长春的大巴车。


时隔3年没有回家的我,没想到这次以这样的身份回家,来支援我的家乡——长春,这也是3年来离家最近的一次。当我下车看到曾经熟悉的街景,早已没有了往日的繁华,取而代之的是消毒水的味道,以往川流不息的马路,只剩下巡视的警察和接送医务者的班车……看不到人们脸上的欢笑,只能看到厚厚的口罩。

经过紧急培训和分组后,作为ICU护士的我,很荣幸,又被分到了ICU468时,作为首批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正式进入长春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开始工作。为了不让父母担心,我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到长春的消息,并没有告诉他们。


47日,在快下班的时候,收治了一位89岁的老大爷,大爷不仅感染了新冠病毒,同时有慢阻肺、糖尿病、高血压等病史,在病房因喘憋、胸闷、气短送到ICU,需要呼吸机通气治疗。虽然我和同事是第一次搭档,但并不影响我们的专业配合度,因为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打赢这场硬仗。本应该4小时一个班次,因为病人症状较重,又是我们收治的第一个患者,等忙完离开病区时,早已经错过了班车,只得等下一班的班车回酒店。

虽然疫情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很大,但我愿以我专业,为家乡尽一点点微薄之力,全力以赴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

我相信

吉林终有吉临时,长春定复往长春

疫情虽然阻止了我回家的脚步

却阻止不了我们一起战胜病毒的心

愿疫情早日散去,我们一起迎接春暖花开!!!

加油,长春!加油,大连!

内容来源:文中医护

文字编辑:张淼

技术编辑:赵伟烨

校对:张淼、赵伟烨

责任编辑:李媛


上一条:“织密基金监管网 共筑医保防护线”宣传月系列科普(一)

下一条:【推介】稳定的生命保障——杂合式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