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有理想的医生——病理科与我的20年成长

  • 来源:病理科 胡波
  • 日期:2021-05-26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病理科成立于1975年,那时名称叫旅大市沙河口区人民医院病理室,位置在旧门诊楼的三楼,一个医生,一个技术员,一间工作室,一台老旧的切片机,病理技术全部是手工操作。那时候的大连医学专科学校病理教研室很有名,有三位著名的病理专家,陈胚农老师、杨荣利老师和李加林老师,在大连市最早开展临床病理、教学、尸检工作,这三位老师不定期来医院病理科会诊及指导工作。197569日,我院第一份病理诊断报告签发(编号75001号)。



半路改行,初为病理医生

我是199110月调入我院工作的,20017月调入病理科,之前在内科工作。有许多人问:为什么改行来病理科?当时医院的情况是病理科的2名医生,王主任即将调走,赵医生也有出国求学深造的意愿;我的研究生导师吕申教授渊博的学术知识、缜密的科研思维,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坚定的人生信念,对于年轻的我来说有深刻的引导作用。病理科缺人而且又是需要快速发展的科室,具有挑战性,我愿意以前辈为榜样,投身到病理工作中。医院领导批准了我的转行申请,并任命我为病理科主任,当时我33岁,开始签发病理报告,我的第一份签发病理报告(编号10563,200172日),李加林老师复诊。


29A0D


那时的工作对于我很艰难,不会的东西太多。看每一张切片都要对图谱,翻书。经常去外院会诊,去大医二部学习。二部病理主要是术中快速病理,为了多积累一些经验,每当程世华老师值班时,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我都赖在病理科,看大体,看切片。程老师德高望重,不吝赐教,那时他们术中冰冻每天大概10几例,我是天天光顾,看所有冰冻切片,这些积累为我院后来开展快速病理诊断工作打下了基础。程老师常常诙谐地把工作形容为“地三鲜”,指的是甲状腺、乳腺和胃肠切缘。


显微镜下看到的东西不总是非黑即白,也不总是非良即恶。总有一些病例良恶难辨,或者是不是肿瘤也难说。有一首歌《雾里看花》,说的就是我们的事儿。如果把良性看成恶性,会怎样?会截肢、切除器官、化疗、放疗。因此,病理医生肩负的责任重大。病理医生的培养周期长,需要近十年的经验才能独立发报告。


初为病理医生的5年,最可怕的是术中冷冻切片病理诊断。那个时候,每做一次冰冻,我都是晚上睡不着,白天也恍惚,担心出错。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正是那时的工作状态。


良师益友,坚定信念

特别幸运的是李加林老师返聘到医院工作,我们一起工作了将近10年。李加林老师知识渊博、多才多艺、清瘦矍铄、慈祥和蔼。他为病理科修订相关工作制度,进行人才培养,提高医院对病理科的认识,尤其是在加强和临床沟通方面做了榜样,2003——2004年我院病理科与普外科、消化内科、胸外科、泌尿外科先后进行了20几次临床病理讨论。他建议病理医生去影像科轮转,带领超声科医生去学校病理教研室讲解大体标本,术中冰冻前带领我们去临床查看病人,了解病史及影像学资料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李加林老师是病理科的定海神针,是病理科的精神支柱。即使患病后仍心系大连大学、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医院病理科和大学教研室的发展。每当我情绪有波动,就会给他打电话,少说聊半小时,唠叨工作,讨教方法,他使我思想净化升华,逐步坚定了信念理想。

 

进修学习,提升自己

2007——2008我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病理科进修学习,这是我病理之路最坚实的一步。进修学习的一个任务是用一年的时间阅读完两万张病理档案切片(全部都是恶性肿瘤),许多病理医生一生中恐怕也不会遇到这么多。这两万张切片是按照器官和疾病类型分组的,比如肺癌、卵巢癌、肾癌、平滑肌肉瘤、脂肪肉瘤等,100张乳腺癌切片,就是100种形态变化,包含了这种肿瘤的几乎全部变化谱系(由低度恶性到高度恶性)。这种训练是非常好的,正是我所需要的。


F344


一年内学习完两万张切片,同时完成科室安排的进修医师取材、初检、发报告工作。这个任务很重,但必须完成。进修的一年,我如饥似渴地学习,没有休息日,每天晚上都是12点回宿舍。我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把这些东西都装进脑子里,回去后能好好工作。这里的老师大多不是正点下班,有的教授回家吃完饭再回来,7点多钟在多人共揽显微镜下给进修生辅导,吃小灶。

就这样,一年的学习结束了,对于我收获了太多的东西。奠定了基础,开阔了视野,提升了高度,增强了信心,也知道了深浅。当你知道的越多,你会发现你不知道的东西更多。从此,学习就再没有停止过。


对外交流,拓宽视野

2012年,医院派我去日本金泽大学和阿尔普检验病理中心进行短期的参观学习。我的日本老师是中西功夫,先生说“所谓国际交流是人们往来于彼此的国家,亲眼目睹和亲身感受最为重要”,中西老师分别于2002年和2005年两次来到大连讲学,主要是胃肠病理。



我在阿尔普病理中心与中西老师有4天时间一起学习,老师详细示范膀胱全切除标本的取材要点;讲解“获得性巨结肠”病因,大体及组织学诊断标准;讨论胃肠粘膜早期病变以及宫颈脱落细胞学分级诊断。学习时间虽然短暂,但是通过交流和答疑解惑也是颇有收获。


 

脚踏实地,未来可期

在我们病理科的建设和发展上,医院领导非常重视,不断加大投入,无论是人力还是财力。病理科实验室已经基本实现了自动化。人员11人,医生5人,技术员及技术辅助人员6人。医生都是硕士研究生,技术员硕士1人,在读硕士学位1人。


孙静阳和裴笑月工作已经超过十年,孙静阳完成了北京友谊医院半年进修学习任务,裴笑月将于202161日去北京中科院肿瘤医院病理科进修学习半年。她们非常努力,兢兢业业,稳步成长,都具有了复检和独立签发冰冻病理诊断报告的能力。


吕玲完成了病理专业3年规培任务,取材规范,初检严谨,正是努力奋斗的年龄。


科室十分重视学术活动,定期收听专家讲座。每周读片讨论由我带领科内医生完成,内容有基础,也有疑难病例。疑难病例有三种情况,一种是,有些典型和特殊病例,需要记忆,比如胸腺瘤有几个特殊亚型,有一型叫脂肪纤维腺瘤,形态学有特点,记住了,就不会忘记。比如脊索瘤、间叶性软骨肉瘤,病理医生一生很难遇到的病例,见过一次终生难忘。上述提到的3个病例,是我们医院发过的报告。另一种是,病理医生只关注形态学,忽视疾病形成因素。为什么会这样?是瘤样病变还是肿瘤?良性还是恶性?举个例子,比如瘢痕疙瘩,是皮肤瘢痕组织的结节状过度增生,镜下会出现大量排列紊乱纵横交错的胶原纤维,如果只关注这一点,就会闭门造车,会陷入到是不是胶原瘤、真皮纤维瘤、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鉴别困境中。如果你了解了病人具有先天性体质,有皮肤外伤史或手术史,疑难就迎刃而解了。不但要知道怎么来的,还要知道怎么没的?这就是疾病的转归。还有许多例子比如结节性筋膜炎,硬化性肺细胞瘤是良性病变,如果诊断为恶性,就会过度治疗。病理学是很有趣的,怎么才能成为“神探”,需要多读书。第三种是,一些肿瘤的亚型分类,需要利用分子病理技术在软组织肿瘤、淋巴瘤、肾癌以及神经系统肿瘤中分类应用,没有技术,就不能明确分类。目前我们是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淋巴瘤联盟成员单位,是北京中日医院病理科联盟成员单位,这方面的疑难病例可通过联盟单位的辅助帮助解决。


根据医院的规划,病理科将迁入新院区,那里有PCR实验室,加上荧原位杂交技术、液态活检技术和二代测序技术的开展。无论是工作环境还是病理技术水平都会上一个新台阶。


来到附属新华医院工作整整30年,在病理科工作已经20年。这期间,我见证了医院的发展和进步,见证了病理科的成长与壮大。当年的医院门诊只是三层小楼,外科住院部也是破旧不堪。如今的门诊内科大楼宽敞明亮,充满现代气息,五四路院区红红火火,南关岭院区在加紧建设,相信医院的明天和病理科的未来一定会更好。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就一定会实现理想。

 

我想对年轻医生说,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前半生奋斗的机会。趁年轻,要勇敢的去学习,去奋斗。当然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走弯路,会有挫折,但一定要成长,做一名有理想的优秀医生。

插图3

  

上一条:知名老专家突发脑出血,我院脑外科紧急手术转危为安

下一条:几根浮针解难题,患者的呼吸终于顺畅了